美剧 http://www.unifx.net 据军事专家PY综合分析指出,现代战争决定胜负的头号要素是制空权,而对于中美两国空军来说,隐身战机的对抗将决定制空权的归属。这也正是美国空军尽力保持F-22服役,不惜工本大量生产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的F-35系列战斗机原因所在。而对于中国空军而言,歼-20是与F-22A相似技术标准的比较现代化的隐身战斗机。 歼-20这个型号的设计特性更接近套着F-22A外壳的米格-31,重视的是在大范围空域执行流动制空/防空作战任务。歼-20的发动机喷口段构造影响了后向RCS数值,全向隐身能力不如强化进攻性空战的F-22A,但细长的机体和相对不大的翼展强化了超音速性能,适度地弥补了动力系统暂时不够理想的弱点。中国空军增强战力的第一项举措,是让歼-20安装上推力15吨级、涵道比不大于0.3的高推比发动机。 由此歼-20超音速段的飞行性能应该可以接近二元喷管的F-22A,超过现阶段的苏-57,亚、跨音速段机动性能也能与苏-57相当,体现出类似苏-27的区域防空和有限进攻的装备应用思想。中国空军还需要下决心采取另一项措施,即大量装备FC-31。FC-31已经被海军采用为舰载机,目前应该算是典型的中型战斗机,但这个机型的战斗力完全是以重型战斗机为目标,或是说以压倒JSF作为对空战斗力标准确定的。 FC-31虽然是符合战斗机发展潮流的多用途战斗机,整体设计也侧重于对标JSF,但多用途战斗力的排序却与F/A-18明显不同。F-35如果可以看成是套着JSF壳的F/A-18,FC-31更接近于在增强多用途效能的米格-29M上套了JSF的外壳。这两项措施,即歼-20的动力升级,以及FC-31进入空军序列并大量装备,将可以实现超越美国空军的目标。必须看到战斗机成本除了考虑到设计时的机体尺寸、工艺条件外,还必须考虑到生产规模的影响。 俄罗斯时代的苏-27系列之所以大卖,并不是真的没有国家想买米格-29,而是在没有规模化订单支持的情况下,考虑到生产企业的折旧和人工消耗,年产量只能维持个位数的米格-29的单机成本比年产量约30架的苏-27还要高。同样的道理,每年制造10套的米格-29电子作战系统虽然更简单,但平均成本也要超过年产30套的苏-27同类系统。对现在的中国而言完全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文/PY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