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杨浦便民网 2022-09-23 450 10

开秤价格创历史新高 “强预期、弱现实”背景下收购思路宜“因企而异”

0959影院免费在线看最热电视剧 https://www.1848.xyz

  5月中旬后,随着新季小麦逐步上市,市场表现出对新麦的追捧。专家认为,在短暂的热情之后,“强预期,弱现实”依然是新麦收购的大背景。各市场参与主体应该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收购与存储路径。

  开秤价格创历史新高

  本月中旬,新小麦在部分产区零星上市后,市场报价显著高于去年同期,企业入市积极性较高。随着新小麦上市量逐步扩大,加之产情好于预期,一些企业下修挂牌收购价格。从整个市场氛围来看,积极入市收购依旧是新麦大面积上市后的主流操作。

  结合当前新小麦的生产形势和市场总体的购销环境,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市场主要有以下特征和变化:

  一是国内冬小麦的生产形势好于预期,产量丰收将是大概率事件。根据目前已经成熟收割地区的反馈和对即将成熟地区了解的情况,今年黄淮、江淮地区冬小麦实打品质普遍好于去年,如果在5月底至6月上旬不出现极端灾害天气,冬小麦产量将大概率呈现稳产增质态势。

  二是开秤价格创历史新高,农民售粮收入将进一步提升。就目前来看,基层粮点对新小麦的收购价格多在2900-2960元/吨,而周边企业的收购价还会再高20-80元/吨不等,远高于去年同期2400元/吨左右的收购价格。

  三是市场购销热度在集中收购的中期或不及去年。虽然在新粮初上市时期均表现出较高的收购热情,但随着各类企业收购计划的实现、价格触及预期上限、对“炒作”“囤积”等现象的打压等情况出现,预计进入7月份市场行情会出现一定幅度波动。

  四是托市收购基本无法启动,但各级储备轮换总量或继续增加,特别是对于今年小麦普遍毒素较低、品质较好的情况,适度扩大储备极有必要。

  “强预期,弱现实”是新麦收购阶段的大背景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研究预测部主任申洪源等专家结合去年冬小麦开秤以来的市场表现,认为“强预期、弱现实”是今年新麦收购阶段的大背景。

  申洪源说,我国冬小麦在去年6月份开秤时每吨约2400元,不到半个月便涨至2600元,收购期结束后继续提升至2800元之上,高位整理了3个多月后,在今年2月中下旬开始发力并快速上攻,部分企业挂牌价格一度突破3400元,目前站稳在3200元之上。出现这样的价格走势,主要是阶段性供需变化、调控政策调整,以及内外部宏观环境影响共同作用所导致的。而依托这些影响因素,市场继续看好今年的小麦行情,并形成较强的市场预期。最直接的体现是:在5月中上旬湖北产区最初上市的新小麦装车价直接锁定在2840元/吨,并很快就涨到了2900元;而到了5月下旬,华北地区企业为抓抢粮源,挂牌价格多在3100元/吨之上,虽然近期新麦收购价格有所波动,但因之前挂牌价格过高,现在价格正逐步根据市场形势进行合理调整。

  专家同时指出,而从需求层面看,目前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静态防控措施使得消费市场受冲击较大。从制粉消费来看,目前主产区制粉企业平均开机率不足45%,面粉价格虽然处于近两年较高水平,但受麸皮价格下滑影响,制粉企业理论加工收益处于负值区间,企业扩大加工量的积极性并不高。从饲料消费来看,饲料加工也出现不同程度下滑,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4月份饲料总产量同比下降10.8%,环比下降3.7%,其中猪饲料产量963万吨,同比下降15.2%,环比下降4.7%。如果把消费评估周期再延长3个月,预计面粉消费和饲料消费也很难有显著的提升。

  收购思路宜“因企而异”

  鉴于当前情形,专家建议市场参与主体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小麦收购:

  首先,根据企业所处环境,包括周边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布局、物流交通、农户售粮预期等情况,并结合自有资金状况、产品销售渠道等,合理制定开秤价格,并根据市场形势变化灵活调整。毋庸置疑,过高的开秤价格不仅无益于成本控制,极易导致后期风险,也容易推升农户的惜售心理;而过低的开秤价格不仅收不上来粮食,也极易错失最佳的市场机会。

  其次,不同性质的企业需合理制定收购策略。对于贸易型企业,由于成本转嫁能力较弱,降低单位资金收益率并加快周转,无疑是降低风险提升收益的手段之一,也就是常说的“随行就市,边收边走”。根据去年秋冬种时期各地区小麦的播种状况和小麦主产区各部的库存结构,预计今年贸易流通企业存在较多机会。对于制粉企业,应考虑重点收购高品质小麦作为自有基础存粮,同时收购常规低价小麦作为补充,不仅可以降低综合收购成本,也能够根据后期面粉及饲料市场形势,灵活调整加工用粮,以使得加工效益最大化。对于饲料加工企业,是否扩大对小麦的收购,不仅是要参考玉米的价格,同时也要综合参考蛋白类原料,如豆粕的价格,以及可用于替代玉米的大麦、高粱的价格。依据当前国内豆粕、大麦、高粱等现货行情,饲料企业对小麦和玉米价格的容差能力已经从过去的每吨200元以内扩大到300元甚至更多。

  第三,自主判断市场机会,灵活把控收购节奏。虽然尽早建立一定数量的基础库存,有利于在后期市场博弈中处于主动位置,但由于新麦收购市场普遍存在“一上就抢,一抢就乱,一乱就慌,一慌就涨”的情况,入市主体需要在审慎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合理确定入市时机,或能有效避免收购风险。

  进入6月份,新小麦大面积收割上市在即。虽然湖北产区小麦品质总体较好,但不代表华北产区也是如此。据气象信息,5月底华北地区东部、黄淮及关中地区将出现一轮高温天气,存在干热风风险,麦田墒情也在持续下降,不利于相关地区小麦灌浆和乳熟成熟。

  基于前述分析,专家预测进入6月份后,小麦行情总体稳中趋强,存在阶段性波动。预计各主产区小麦(二等、标准品质)收购价格将稳定在3000元/吨以上,随着河南北部、河北中南部及山东北部全面收割结束,预计至6月底,华北地区小麦价格将在3100-3160元/吨,黄淮及江淮地区小麦将在3040-3100元/吨。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杨浦便民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杨浦便民网 X1.0

微信扫描